在人生旅途中,欲望決定著人生不完美;只有不完美,才能使你去追求和奮斗。在你的追求中,得失與你相隨,放棄重負,簡約而行,生命之舟就會滿載著幸?鞓,駛向人生美麗的港灣…… ——題記
在紛繁喧囂的社會里,我有時禁不住羨慕別人光鮮華麗的外表,而對自己的欠缺耿耿于懷。但我靜心多年觀察,卻發現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總有一些不完美東西。如有的夫妻恩愛,家境豐厚,卻子女沒出息;有的才貌雙全,多才多藝,卻在情字上坎坷多難;有的家財萬貫,卻是子孫不孝;有的表面看似風光,內心卻有一肚子苦水;有的在事業上春風得意,卻在家庭出現不和諧的聲音。為此,每個人在人生旅途中,在得與失中前行,在不完美中奮進。
(一)
“世上很難找到十全十美的事,得之伴隨著失之,失之連接著得之!笔郎媳緹o十全十美的東西,如果你事事完美了,你還會去奮斗嗎?人的欲望,決定著人生的不完美。只有不完美,你才會去奮斗和追求。像唐朝皇帝李世民,你說唐朝盛世強大嗎?的確,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鼎盛的時期,李世民當時可以呼風喚雨,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應有盡有,算不算完美?可是他仍不滿足,他要長生不老,永遠活在世上,去請來神醫為他煉長生不老藥,可吃了,卻適得其反,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說,人世間沒有完美的人和事。人不要去追求那種虛無縹緲太完美的東西,留點缺口讓福氣流向別人,這不是一件積德行善很美的事嗎?因為,你不可能擁有天下所有的東西。若你擁有天下所有的東西,那別人還吃什么呢?所以,人在追求完美中,就會有得有失,在得失中前行,不完美的人生,將會伴隨你一生。由此,人生中得與失,每天都在演繹著,變化著,這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抗拒。
(二)
得,因為我們每個人要生存,就需要物質的保證和精神的滋潤。就要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取得生存的條件,才能使自己過好生活的每一天。失,是在追求生存資料時,也將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物質利益和精神領域的東西,使之在磨難中成長,在歷練中成熟。
可人在追逐生存資料中,各人的追求目的、手段各不相同,也就所達到結果就不一樣。有的人靠自己執著追求,艱苦創業,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歷盡千辛萬苦,從失敗歷練中成就了事業,走向成功。如史玉柱從巨人漢卡到巨人大廈,從腦白金到黃金搭檔,史玉柱是具有傳奇色彩的創業者之一。他曾經是莘莘學子萬分敬仰的創業天才,5年時間內躋身財富榜第8位;也曾是無數企業家引以為戒的失敗典型,一夜之間負債2.5億;而如今他又是一個著名的東山再起者,再次創業成為一個保健巨鱷、網游新銳,身家數十億的資本家。史玉柱再次崛起的故事,突顯出“執著與毅力”的魅力與價值。事業的跌宕起伏、世間的是非議論,唯有敢與苦難同行的人,才能從跌倒的陰影中爬起來,邁向成功。
有的人靠手中資源,進行權權交易、權色交易,中飽私囊。其結果從得到中走向滅亡。如現在有些貪官們對金錢、美色、地位、權利貪得無厭,金錢、美色越多越好,地位越高越好,權利越大越好,永遠不知足。他們認為這地位、權利代表一切,金錢、美色代表自己的能力,過上比別人更優越的物質生活,過上比別人更“體面”的精神生活,就體現了自己人生的真正價值。殊不知,他們所追求得到的東西是靠什么手段獲取的呢?是不勞而獲,是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而獲的,到頭來失去的是自己的人身自由。
(三)
在我的人生觀察中,驗證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人生哲理。無論如何,你得承認,人的一生就是在得與失中前行的。在你得到一種東西的時候,某種意義上也就是你失去另一種東西的時候。自然界動植物和人生旅途中總是循著“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的規律。
小溪奔流入海,失去了隨遇而安,卻得到了闊海奔騰的豪邁。
雄鷹振翅藍天,失去了閑適的安逸,卻得到了搏擊長空的自由翱翔。
嬌嫩、艷麗的花朵,擁有了斑斕、絢麗的色彩,卻失去了安享靜溢、自由舒展的獨處空間。
科學家他們日以繼夜地實驗室里潛心研究,反復實驗,他們雖失去了與家人團圓,享受天倫之樂。卻取得了驕人的科技成果,為人類作出了較大貢獻。
運動員他們在平時刻苦訓練,付出辛勤的汗水,雖失去了平時激情浪漫和自由的生活,卻為祖國爭得了榮譽,取得了輝煌成果。
守島戰士駐守在海島,幾年如一日,執勤守衛著海島,保衛國家的安全和人民的財產。他們失去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卻得到了更多家庭幸福相守的美好和帶來希望的歡愉。
被眾人矚目的明星得到了眾星捧月般的榮耀和揮金如土的奢華,卻失去了言論、行動的自由和生命、財產安全的保障。
那些不勞而獲的貪官們雖過上驕奢淫逸的糜爛生活,卻最終將會失去人身的自由和人格尊嚴。
當你在鮮花和掌聲中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的時候,想一想,你是否也正在失去平實、恬靜的生活空間和自由、隨意的生活方式呢?
當他人嘆服你“學富五車、識可斗載”的淵博知識之際,你有沒有想過,那是自己放棄多少個星光燦爛、花前月下的日夜而得到的呢?
從無到有、從有到無,人生得失總是在不斷交替中前行,不要沉湎于抑或春風得意抑或落魄失意、抑或驕奢富有抑或家徒四壁的過去。立足現實,展望前景,失去了,我們正在得到;得到了,就不要糾纏曾經的擁有。
(四)
得之東隅,失之桑榆。得之何喜,失之何憂,得得失失,塞翁失馬,安之禍福?
其實,人一輩子都游弋在得失之間?吹搅藵M天的繁星,卻不見了陽光的蹤影。選擇了屋檐來遮風避雨,就意味著放棄了在風雨中搏擊的快樂。生活中有如此多的未知數,一不留神便于良辰美景擦肩而過。有得就有失,付出的同時也是在得到,得失總在不斷轉化之中。追求物質享受是這個時代許多人人生的第一目標。并為之夜以繼日,樂此不疲。但財富的獲得也得遵循自然規律。所謂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道就是自然規律。違背這個規律去追求財富,不僅得不到,最終還會召來禍患。金山銀山,一日三餐,金窩銀床,一夜一床。你有必要去透支你那健康的身體,造作那貪天之功為己有的罪孽嗎?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卻是無限的。不加節制地追求物質享受,是一條不歸之路。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是永遠也無法得到滿足的,得一想十,得十想百。永遠沒有終結,而欲望總有難以滿足的時候,這就注定了依賴物質刺激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享受就意味著不斷消耗自己的福報,直至祿盡人亡。
(五)
愛,可遇不可求。有的人愛快要成熟了,卻因人介入,又失去了。人生中,得與失,常常發生在一閃念間。所以我們不必為失去懊惱而扼腕嘆息,只要自己堅定信心,不因一時失去愛就萎靡不振,可能迎來的比失去的更好。
得也罷,失也罷。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得失間便擁有了一顆平常心。只要我們學會在獲得的時候清點失去;學會在失去時珍惜擁有;學會用最少的失去換得最大的擁有。從容的面對得到,無悔的面對失去,得失間淡泊、寧靜。
(六)
播種一個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我的一生中,最大的收獲并不是物質和金錢,而是努力通過自己拼搏挑戰自己的樂趣和豐富了自己的閱歷。我十分珍惜自己所取得的成果,但也十分注重挫折中的經驗教訓,微笑面對現實,使我在挫折中振奮精神,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果。
這一生中所結交的朋友不知凡幾,他們的外表看上去實在都令人羨幕,但私底里,每個人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說不出一種難以啟齒的苦衷。所以,不要老去羨慕別人好的東西,好好感恩上天賜予給你的恩典,這樣你就會發現你所擁有的絕對比沒有的要多得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有的你很羨慕,有的雖不可愛,卻也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就會快樂無限。整個人生是一個不斷的得而復失的過程,就其最終結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為本質。我們遲早會失去人生最寶貴的贈禮—生命,隨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過程中得到的一切。所謂是“錢財、名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有些失去看似偶然,如天災人禍造成的意外損失,但也是無所不包的人生題中應有的定義!叭擞械┫Φ湼,月有陰晴圓缺”。既然生而為人,就得有承受那些不幸的精神、準備和勇氣,至于在社會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尋常遭際了。
(七)
現在人都在叫累,活得不開心,累從何來?累從欲中來,累從貪中來,累從情中來。人的一生,在尋尋覓覓、求求索索、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中追求,不都是為“錢、情、名、權”而累的嗎?古人說:“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靜人;無財不成世界,無氣反被人欺!蹦阄医苑踩,生在天地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也不得閑。一個情字,一個錢字,真的把個你我弄得懵懵懂懂了,累得死去活來了。
這種累,是一味地只想得到而引起的,沒有學會放棄。所以,在生活中累的筋疲力盡,累的身體遍體鱗傷。如果你的心淡泊一點,欲望丟棄一點,難道你還會這樣累嗎?放棄是一種姿態,善于放棄是一種境界。善于放棄,放棄人生中的焦慮、懊惱和悔恨,放棄心靈疤痕的沉疴,你就會發現你已經進入了人生輕松的一個新境界,你就會發現你已經真正悟出了“人生幸?鞓贰钡恼嬷B。。
(八)
人生是在不斷的得到與失去中循環著。我們長大了,結婚成家立業了,就與父母分家而居了;我們的孩子長大了,就會面對分離,失去父母,失去愛人,直到最后失去自己。人生世事難料,得失循環往復,得到了就要好好珍惜,失去了也不要氣餒、太難過。其實,一切皆便,沒有一樣東西能永久占有。得到一切的人,死時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斷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習以為常,這樣才能從容的面對死亡。有了這一份超脫,我們才能夠從容地品味人生,品味失去的滋味。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笨傊,人生旅途中,只要我們平淡的對待和正視人生中的得與失,得之慶幸,失之坦然。持一顆平常心,善于放棄,榮辱不驚,瀟灑自然的走好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