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時的文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的身上都有一副奇崛的筆墨。
這副筆墨,伴隨著古人走過一生,書寫下輝煌的人生篇章。
從嶙峋的甲骨文、金文到端莊秀麗的正楷、行云流水的行書和變幻多深的草書,再加上隸書、篆書,構成了輝煌的中國筆墨史。
當坐在書桌前握著毛筆,當鋪開的宣紙上散發出墨香,將你圍在一個黑白的山水世界中,當墨水浸透宣紙背,就像你浸透入奇崛的筆墨中,你是否為中國輝煌書史而驕傲,為中國蕩蕩筆墨而自豪?
古人有一句話:字如其人。一個人的修養,從他所寫的字中可看出。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東晉名士王羲之,中唐名臣顏真卿,北宋巨匠蘇軾,元代國手趙孟頫,無一不在有著奇崛的筆墨的同時,也有著奇崛的鐵骨。
人生就像是一張宣紙,剛出生時光亮如新,隨著我們在人生路上印出一步步腳印,在上面寫下一行行奇崛的筆墨。
剛面對世界的你,帶著陌生,帶著畏懼,帶著小心,不敢去挑戰,但你也沒有退縮,你一筆一畫地寫著“人”這個字,一撇一捺互相支撐著。你一直在尋找著那一撇一捺的支點。此時,你正在寫著正楷,小心翼翼地寫著……
你熟悉了這個世界,那敬畏的情緒正一點點消退。你在尋找支點的同時開始顯出了不耐煩。你的掙開變化著,在探索人生的捷徑的同時,你的字成了不規范的行書,在你的面前,出現了岔道。
可你還是這樣下去,周圍人對你的勸阻失去了作用。你的字變得潦草難辨,你失去衡量“人”的杠桿,在你的面前,十字路口已經變成了“米”字路口。
沒有杠桿,哪來的支點呢?
在某個雨夜中,你望著前方泥濘的路,看著手中的墨水隨著雨點散去,當雨沖去你的浮躁,滌去你的沖動,浥去你身上的灰塵,你開始降溫,苦笑著看著自己認為的奇崛的筆墨。
你靜下心來了,又開始了寫楷書!叭恕弊,又一次端莊的映入眼簾。
你已成熟了不少,行書、草書出現在你的宣紙上。你丟下了當時的年少輕狂,卻不曾丟下你奇崛的鐵骨。
你老了。在你望著夕陽的時候,想起了朝霞的絢爛,雖然不大完美,但畢竟是人生的記憶。你的宣紙上,也遺留著不小心潑上去的墨點,卻不曾絲毫貶損了這副筆墨的價值。
你尋到了支點,一個永久的支點。
有一天,你的宣紙已寫滿來了,硯上的墨也風干了,你閉上眼的最后一刻,想起了自己一生奇崛的筆墨,自己奇崛的一生。
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無不在用著自己的一生尋著“人”字的支點。
中國,也正用她那古典而新奇的元素和平靜的心態,用奇崛的筆墨寫著一個充滿魅力的“人”字。
與我們相比,她寫的,還要一個平平穩穩、蘊育著飛翔的“國”字。
奇崛的筆墨,奇崛的一生,奇崛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