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度,揭陽岐山中學信息技術教研組以新課標為導向,以師生發展為目標,以課題研究為動力,以實踐活動為載體,扎實有效地開展了一系列教學教研工作。全體組員團結協作,嚴謹治學,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開創了我校信息技術教學新局面,F將本年度本組工作總結如下:
一、創新學科教學新載體,優化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當前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教材的更新滯后于智能化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存在關注軟件操作有余,關注思維和創造不足的問題,許多人把信息技術簡單的當成“工具課程”。針對這一問題,我組信息技術老師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創造性運用教材,開發教學資源,發揮信息技術發展STEAM教育的優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本年度具體措施如下:
一是利用Scratch軟件培養學生計算思維。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計算思維的培養將成為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工作,而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首選推手當屬程序設計。本年度以來,我組開始在八年級、高一級信息技術課中利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開發的新型的可視化、積木式編程軟件——Scratch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以小游戲設計為任務驅動,寓教于樂。學生在課堂上對此表現出很高的興趣和學習動力,程序設計教學歷來給人的感覺枯燥和難懂的問題得以解決。其他學科學業成績偏低的學生在此也體驗到了創造的成功和喜悅。
二是將機器人教學引入課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機器人教育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學思維。然而,眾所周知,當前實體機器人教學設備價格昂貴。對此,我組利用中鳴機器人仿真軟件、蘿卜圈虛擬機器人軟件開發虛擬機器人教學項目,降低教學成本,提高教學靈活性,創造多方位條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是以“數字故事”制作為載體,將培養學生信息技能及德育工作進行整合。在PPT多媒體演示作品教學單元中,引導學生搜集故事素材,撰寫故事腳本,設計故事畫面,挖掘故事哲理,設計、制作圖文聲并茂的多媒體演示作品。以此綜合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語文素養、藝術素養,并讓學生在找故事、做故事、演示故事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情感教育。
二、加強理論學習,以實踐深化理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站的高,方能看得遠。我們教研組積極響應區教育局、教研室及學校號召,注重教育法律法規及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具體措施是:
1.全體組員認真貫徹依法治校、依法執教的各項工作,認真學習《教師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規,不斷增強科組成員的師德修養,認真學習貫徹學校的各種教學管理制度,切實落實好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工作。
2. 積極組織教師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廣東省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綱要》,使每一位教師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訂閱《揭陽教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等期刊,學習教學教研最新動態。
3.將集中學習與個人學習相結合,每周二下午定期開展集體備課活動,發揮各人特長,及時互通有無,查漏補缺,取長補短。
4. 切實抓好新課程的培訓和學科專業培訓,積極參加揭陽市教育局教研室組織的信息技術教學交流活動及培訓活動,并在組內進行交流研討。
5.每月至少撰寫一篇教學心得體會、教學反思或教學論文,發布于教學博客與校內外同行進行教學交流。
以上措施的實施,督促組內成員增強課改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技能,教育教學理念始終處于教研教改的最前沿。
在教育教學理論指導下,通過聽評課等教學實踐活動進一步深化對教育教學理論的理解和內化。我組要求本組成員每學期至少開一節校性公開課,四節以上組內研究課,每學期落實兩次教學檢查。
在“有理論,有實踐”的基礎上,我組成員注重反思與經驗積累,形成教學教研成果。
三、以課題研究為動力,促進教研組特色發展
以課題研究為動力,圍繞課題開展教研組的各項學習活動和實踐研討活動等,實現教研和科研的緊密結合,提高教研活動的針對性、系統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形成教研特色。
魏爍佳、黃曼麗老師參加揭陽市基礎教育新課程專項研究課題《高中信息技術學科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實踐研究》的研究工作,被課題組確定為揭陽市信息技術骨干教師培養對象,并負責結對帶動、培養課題組新教師的工作,現處于課題研究中期階段。
通過一系列的課題研究活動的推動,我組形成了以下教學教研特色:
1.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通過開發教學資源、創新課堂教學與評價模式、組織信息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及綜合素養,實現信息技術學科的教與學的“雙新”目標。
2.注重學、做、寫相結合。學,學理論、學經驗。做,重操作、重實踐。寫,學心得、寫認識。使每位教師的能力和理論素質呈螺旋式的上升態勢。
3.注重采取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等學習方式,每位教師參與到教研活動之中,培養教師從想說到敢說、到會說、能說,深化了教研氛圍。
4.通過博客、QQ群(“為創意而教”、“揭陽市信息技術教學”、“揭陽機器人吧”)等網絡平臺,各成員可與全市其他學校信息技術教研組的老師實現在線教學研討、教學資源共享,拓展我組教師教學教研眼界,實現校際教研。
5. 重視校本教材的開發,滿足學生發展需要。科組開發的校本教材《Scratch趣味編程和創意小游戲》,在揭陽市信息技術教學交流活動中推廣,深受好評。
四、發揮信息技術學科組優勢,促進學校信息化發展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走在學校信息技術發展的前沿。本組教師不僅搞好教學,還緊跟信息技術及教育技術發展形勢,鉆研各種軟硬件知識和技術,切實掌握各種軟件使用、網頁設計、程序設計、網絡建設等技術,努力提高自己業務水平。主動協助其他學科老師開發教學資源、制作課件,探討教學模式,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管理和維護學校的計算機、網絡設備、電教設備,為其他科組老師開設教育技術培訓課;開發信息管理系統,認真做好學校文件和數據的錄入、處理等日常工作,高標準高質量的完成學校交辦的各項事務,為學校信息化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五、下一學年度工作思路
我組將繼續以教育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優化教研組常規工作的運作機制,腳踏實地的提高教研組研究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教研組成員根據教學實踐加強案例(包括教學案例和學生個案等)分析,加強對研究工作的總結和反思。
充分利用組內老師的個性特長,實行專業技術能力的平衡互補,根據組員特點,讓每個人充分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提升每位成員擁有成就感和地位感。
鼓勵本組成員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大膽進行實驗,收集有關資料,撰寫論文、教學反思和實驗報告,為教師早日成為學者型、科研型的教師打好基礎。
全體信息技術組教師將繼續同心協力,在新課改精神的鼓舞下,加強教育理論學習,積極開展教研活動,狠抓常規教學,努力抓好課改實驗,力求在教育教研活動中改革創新,創出成效、創出特色。
附:本年度教研組教學教研成果匯總
(一)學生獲獎情況:
序號 |
時間 |
獲獎者 |
項目 |
頒獎單位 |
1 |
2018年2月 |
李嘉楠 |
獲揭陽市2017年中小學生數字故事大賽高中組一等獎 |
市教育局教研室 |
2 |
2018年2月 |
鄭藍琦 |
獲揭陽市2017年中小學生數字故事大賽高中組二等獎 |
市教育局教研室 |
3 |
2018年2月 |
林思敏 |
獲揭陽市2017年中小學生數字故事大賽高中組三等獎 |
市教育局教研室 |
4 |
2018年2月 |
王填炫 |
獲2017年揭陽市中小學生創意編程比賽初中組一等獎 |
市教育局教研室 |
5 |
2018年2月 |
王樂翔 |
獲2017年揭陽市中小學生創意編程比賽初中組二等獎 |
市教育局教研室 |
6 |
2018年2月 |
黃楷佳 |
獲2017年揭陽市中小學生創意編程比賽初中組三等獎 |
市教育局教研室 |
7 |
2018年2月 |
陳燁琪 |
獲2017年揭陽市中小學生數字故事比賽初中組一等獎 |
市教育局教研室 |
8 |
2018年2月 |
馬小帆 |
獲2017年揭陽市中小學生數字故事比賽初中組二等獎 |
市教育局教研室 |
9 |
2018年2月 |
林丙楠 |
獲2018年揭陽市中小學生數字故事比賽初中組二等獎 |
市教育局教研室 |
10 |
2018年2月 |
黃煒健 |
獲2019年揭陽市中小學生數字故事比賽初中組二等獎 |
市教育局教研室 |
11 |
2018年2月 |
林丙楠 |
獲2018年揭陽市中小學生電腦繪畫比賽初中組二等獎 |
市教育局教研室 |
12 |
2018年4月 |
夏冰蝶、李曉芳 |
獲揭陽市第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無人駕駛項目比賽高中組一等獎 |
市教育局 |
13 |
2018年4月 |
徐炯城、黃少鴻 |
獲揭陽市第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無人駕駛項目比賽高中組一等獎 |
市教育局 |
14 |
2018年4月 |
羅曉濤、林翊超 |
獲揭陽市第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無人駕駛項目比賽高中組一等獎 |
市教育局 |
15 |
2018年4月 |
林志雄、陳家寶 |
獲揭陽市第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魔法編程項目比賽高中組一等獎 |
市教育局 |
16 |
2018年4月 |
張澤宇、黃海莉 |
獲揭陽市第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魔法編程項目比賽高中組二等獎 |
市教育局 |
17 |
2018年4月 |
盧佳娜、林佳慧 |
獲揭陽市第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魔法編程項目比賽高中組三等獎 |
市教育局 |
18 |
2018年4月 |
陳燁琪、馬小帆 |
獲市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紙承重項目一等獎 |
揭陽市教育局 |
19 |
2018年4月 |
王騰輝、劉梓權 |
獲市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紙承重項目二等獎 |
揭陽市教育局 |
20 |
2018年4月 |
池雨荷、邱梓敏 |
獲市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紙承重項目二等獎 |
揭陽市教育局 |
21 |
2018年4月 |
羅儀恒、羅國鎧 |
獲市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無人駕駛項目二等獎 |
揭陽市教育局 |
22 |
2018年4月 |
郭燦杰 |
獲市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九宮樂園項目三等獎 |
揭陽市教育局 |
23 |
2018年4月 |
林梓越 |
獲市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九宮樂園項目三等獎 |
揭陽市教育局 |
24 |
2018年4月 |
林慶爍、佘承穆 |
獲市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無人駕駛項目一等獎 |
揭陽市教育局 |
25 |
2018年4月 |
吳嘉源、高佳潤 |
獲市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無人駕駛項目一等獎 |
揭陽市教育局 |
26 |
2018年4月 |
王填炫、林恬爍 |
獲市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魔法編程項目一等獎 |
揭陽市教育局 |
27 |
2018年4月 |
涂燁輝、黃楷佳 |
獲市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魔法編程項目二等獎 |
揭陽市教育局 |
28 |
2018年4月 |
曾梓涵、楊浩煌 |
獲市十三屆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魔法編程項目二等獎 |
揭陽市教育局 |
29 |
2018年1月 |
黃瀚、謝梓鐸 |
參加“北斗領航夢想”全國青少年北斗科技實踐系列活動獲一等獎 |
中國科協青少年中心 |
30 |
2017年11月 |
張澤宇、楊址帆 |
獲第五屆廣東省青少年虛擬機器人競賽“無人駕駛”比賽高中組一等獎 |
省科協 |
31 |
2017年11月 |
陳煒建、黃鴻釗 |
獲第五屆廣東省虛擬機器人比賽無人駕駛項目初中組一等獎 |
省科協 |
32 |
2017年11月 |
李啟俊、韓日鴻 |
獲第五屆廣東省虛擬機器人比賽無人駕駛項目初中組二等獎 |
省科協 |
33 |
2017年11月 |
王樂翔、溫博陽 |
獲第五屆廣東省虛擬機器人比賽無人駕駛項目初中組二等獎 |
省科協 |
34 |
2016年11月 |
張俊杰、黃博第 |
獲第四屆廣東省虛擬機器人比賽無人駕駛項目初中組三等獎 |
省科協 |
(二)教師獲獎情況:
序號 |
時間 |
獲獎教師 |
項目 |
頒獎單位 |
1 |
2017年11月 |
魏爍佳 |
參加廣東省首屆教師教學技能比賽初中信息技術現場決賽,獲一等獎 |
省教育廳 |
2 |
2017年10月 |
魏爍佳 |
參加揭陽市首屆教師教學技能比賽初中信息技術比賽,獲一等獎 |
市教育局 |
3 |
2018年4月 |
魏爍佳 |
被評為2018年度揭陽市中小學智能機器人教學先進個人 |
揭陽市教育局 |
4 |
2018年4月 |
黃曼麗 |
被評為2018年度揭陽市中小學智能機器人教學先進個人 |
揭陽市教育局 |
5 |
2018年4月 |
魏爍佳 |
被評為第十三屆揭陽市中小學智能機器人優秀教練 |
揭陽市教育局 |
6 |
2018年4月 |
黃曼麗 |
被評為第十三屆揭陽市中小學智能機器人優秀教練 |
揭陽市教育局 |
7 |
2018年4月 |
林綿如 |
被評為第十三屆揭陽市中小學智能機器人優秀教練 |
揭陽市教育局 |
8 |
2017年12月 |
魏爍佳 |
被評為廣東省信息技術學科帶頭人(初中組) |
廣東省教育學會 |
9 |
2017年9月 |
魏爍佳 |
論文《科學精神引領下的創新思維培養——以程序設計為教學載體》發表于《揭陽教育》 |
市級教育期刊 |
10 |
2017年9月 |
黃曼麗 |
論文《張揚學生個性,讓創新思維之花常開》發表于《揭陽教育》 |
市級教育期刊 |